[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为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要想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在真信和真情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在直面和分析问题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在创新教学内容方式中增加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 3·18讲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教师上好思政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爱上思政课的主动性普遍增强,社会支持思政课建设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思政课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社会认可度持续改善。2020年9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第17期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题,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讲话内容公开发表意义重大,有助于广大思政课教师全面准确深入领会讲话精神和要求,再一次极大提振了全体思政课教师的信心、干劲,激发了他们把讲话精神和要求贯彻到日常教学工作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习近平在讲话中胸怀“两个大局”,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宽广的战略眼光、深邃的战略思维,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上好思政课要做到八个“统一”以及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等重要思想,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强调指出:“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但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1]这段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涵深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本文就如何使“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谈些心得体会,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亲和力”原本是一个化学概念,意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后被借用到人际交往领域,用来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其作用对象当然是青年学生,表现为教师对于学生所具有的吸引力、亲近感和接纳度。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喜爱,从而成为学生愿意亲近、接触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在关键位置,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教师要有亲和力,首先得有吸引力。所谓吸引力是指能引导人们沿着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引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指教师对于学生所具有的影响力、引领力。教师靠自己的言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得到学生的认同,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有时会伴随学生一生。习近平指出:“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1]所谓人格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人格魅力不是先天就有的,主要靠后天的努力逐渐形成,靠自觉修身修为养成。教师要形成人格魅力,需要反复锤炼自己的品行,靠学识魅力、语言魅力,靠思想境界、行为世范,形成堂堂正正的人格,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需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乐观豁达,积极作为,不懈怠,不气馁,不怨天尤人,不装腔作势;需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以“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写好每一篇文章,不蜻蜓点水、敷衍塞责,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需要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不能躲避崇高,远离是非;需要严于律己,表里如一,善始善终,不能做“夜间人”“两面人”,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课上一套、课下一套;需要有赤子情怀、仁爱之心,甘于献身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勇于奉献,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敬仰信赖的人。
教师要有亲和力,还需要架起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纽带。亲和力仅靠人格魅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避免留给学生高高在上、敬而远之的形象,需要主动探寻各种有效途径,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提升影响力、亲和力。比如利用创设问题、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到课率、抬头率,努力克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课堂气氛沉闷等问题。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智慧课堂、建立班组微信群、成立学习小组等途径,推动课上课下的交流与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情感。还可以结合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等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教师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归属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融于一体,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时,尝试了“小组研学、课堂展示、学生互评”等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开学初按自愿原则,一个班级一学期安排8组到10组同学,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学、研讨。每组一般由4名同学组成,自学、研讨的任务由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提前一到两周确定。届时,各组同学登上讲台,面向全班同学展示分享自己学习、研讨的成果。一次课可安排两组同学围绕同一主题依次登台展示,每组展示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展示环节结束后,由教师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点评、总结,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平时成绩。
笔者布置的自学、研讨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节选)《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通过研读原著和课堂展示,调动了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使他们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不再是教科书里的条条框框,而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科学思想体系,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和情感。
二、在真信和真情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
思政课教师的“真信”有其特定含义,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这是由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价值取向决定的。思政课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和理论讲解,而是通过知识传授和理论讲解,达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行为的目的,使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习近平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的,强调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己信方能使人信。要影响、塑造学生的思想灵魂,把他们凝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对思政课教师起码的政治要求,也是一项最根本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自己没有坚定正确的信仰,缺乏传播科学、弘扬真理的底气勇气,如何能让学生做到信仰坚定、笃志力行呢?缺乏坚定信仰的教师是讲不好思政课的,不仅不会用心用情努力上好思政课,反而会在课堂上“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讲些误导学生的内容,既有损思政课教师形象,也使思政课丧失立德树人的功能。正因为如此,习近平非常重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把“政治要强”摆在思政课教师素养的第一位,明确指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1]
要靠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感化学生。真理具有感化人、征服人的巨大精神力量。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人类只有科学认识世界,按照真理揭示的规律去改造世界,才能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各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因此从一开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少数革命家掌握的真理,逐渐发展成为遍及全球五大洲的世界性事业,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要有坚定的理论自信,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讲深讲透,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教育、感化学生,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思政课教师做到真信,前提是做到真学、真懂,下功夫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学思践悟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涵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涉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波澜壮阔。面对极其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思政课教师唯有静下心来、俯下身子仔细研读原著和历史,搞清楚蕴含其中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时代价值,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才有底气讲好思政课,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懂运用,全面系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应当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和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要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需要思政课教师有传道情怀、仁爱精神,靠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真理并不能自动生成感染人的力量。真理只有被人们认识、掌握后转化为信仰,才能变成精神的力量,变成指导实践的物质力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宣传、普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P317)因此,马克思主义同其他科学真理一样,需要靠系统的传授、灌输才能为民众了解、掌握,决不能否认这种传授、灌输的必要性、正当性。当然,也不能把列宁讲的“灌输”曲解成不讲方式方法的“硬灌输”。如何有效地向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宣传、普及工作,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尊重教育规律,不搞填鸭式的灌输。在思政课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选取生动感人的事例,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图文并茂、声情并茂,避免简单从概念到概念、从结论到结论、从原理到原理。
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部理论发展史,也是一部生动的实践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平事迹犹如经纬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终其一生都在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他们的革命活动、理论创造就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汇、一本本鲜活的教科书。思政课教师要有重点地把教材的知识体系还原到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鲜活生动的史料史实,通过向学生讲解这些史料史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说服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学生,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接触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到革命老区去,到改革开放最前沿去,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讲述清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峥嵘岁月讲述清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
三、在直面和分析问题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人民谋求自身解放、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史。从1848年的欧洲革命风暴,到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创立;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到强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从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生机活力……这些历史都是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造就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思政课教师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实际,反映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展现社会生活壮丽图景,增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否则,容易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变成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枯燥教条,既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目的,也背离马克思主义核心要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既是一部人民奋斗史,也是一部曲折发展史。胜利和挫折并存,高潮与低潮交替;既有顺境和成就,也存在问题与教训。要完整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自然回避不了这些挫折与低潮、问题和教训。我们也不能刻意回避,因为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立场和态度。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回避这些挫折和问题,而是如何给以科学的分析、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民群众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践,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效仿,不可能不出现失误。17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近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70多年来的新中国历史、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史,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面对历史上的挫折、实践中的问题,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实践观。决不能无视历史、违背事实夸大问题和挫折,更不能造谣污蔑、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那一套。
习近平指出:“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1]他还说:“我们党也不是神仙皇帝,在摸索中前进肯定会有失误,不要因为有这些失误就丧失对党的信念,动摇对我们所秉持的理想信念的坚定性。”[1]他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不能见学生提问就发怵。真理从来是在诘问和辩难中发展起来的,如果一问就问倒了,那就说明所讲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还没有掌握真理”。[1]他还强调:“只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观看问题,就不用担心在政治上出问题。要给教师充分的信任,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1]这些重要论述,为如何讲授历史上的挫折与教训,应对学生提出的尖锐敏感问题,把握历史发展主旋律和总趋势,提供了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需要思政课教师准确领会、牢牢把握。
马克思主义又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观念是存在的反映,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必然反映到人们的观念中,使得人们的思想存在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斗争。真理是在战胜各种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时隐时现,有时交锋激烈。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3](P7)的重大判断,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为国家的一项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应当清醒地看到,高校不是象牙塔、桃花源,它是各种思想观点交流、交融、交锋的集散地,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学生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带”。事实表明,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处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最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观点的侵袭。由于青年学生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加上一些传播者的有意伪装,使得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容易在学生群体中散播开来。思政课承担着体现和执行党和国家意志、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是高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高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时揭露、深刻批判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无疑是必要而有重要意义的。习近平明确指出:“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1]
笔者在整体不脱离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将对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的批驳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去。例如,在讲授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时纳入对人权观的剖析,批驳“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为此笔者从梳理人民主权理论的演进阶段着手,说明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如何认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通过剖析雅典民主制度中主权在民原则与民主暴政现实的矛盾、近代契约国家中权力委托原则与人权受侵现实的矛盾,阐释在阶级社会中国家实质上只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脱离具体的阶级关系谈论抽象的人权没有意义。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霍布斯的“将主权转让给统治者”方案、洛克的“基于众意建立契约”方案、卢梭的“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立约”方案进行比较,并借用资产阶级学者贡斯当的话解释抽象人权观的虚伪性:“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等于是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庞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把它委托给一个人,委托给几个人,委托给所有人,你仍将发现它同样都是罪恶”。[4](P78)在历史中,超阶级的人权理念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也遭遇破产。虽然第三等级广泛参与了国家治理,然而选举投票、公开辩论等民主程序被利益集团利用,尤其是雅各宾派对人民的恐怖统治最终暴露出假借人民主权之名实行的独断主义,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既没有脱离阶级利益的抽象人权,也没有脱离人民利益的抽象国家,所谓的人权是历史的、具体的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口头上标榜自己是民主阶级,而实际上并不如此,它承认原则的正确性,但是从来不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原则。”[5](P692)人权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事情,应由本国人民进行评判。西方某些政客宣扬的“人权高于主权”论调,实质上是打着“人权”幌子干涉他国内政,是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辩护。实践表明,此类教学内容安排有助于引导学生认清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要纠正那种“不讲错误观点,学生还不知道;讲了,反而替错误观点宣传”的认识误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贵在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在错误观点刚现苗头时加以抵制,绝不能任其发展蔓延。对于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学生当时不知道,不等于以后不知道。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该不该知道,而在于教师能不能说清楚它们的实质与危害,能不能把批判错误思想观点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能不能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之间的原则界线,能不能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
四、在创新教学内容方式中增加思政课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学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反映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历史与现实,并随着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社情的变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这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思政课教师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及时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现状。
思政课教学要以内容为本。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政课建设,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指出:“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1]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经得起社会历史的检验,并彰显其科学性、先进性。思政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时,需要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将其放在中西方社会背景中去讲,在比较、对照中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样更具说服力、感染力。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要在青年学生成长成人的关键期播撒科学信仰的种子,给青年学生心灵埋下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种子,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机统一起来。
精心打造的内容需要有合适的形式来呈现。思政金课一定是科学内容和有效形式的高度统一。在讲授形式和技巧方面,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思维,改进授课方式,努力摆脱使人敬而远之的刻板形象,努力做一名春风化雨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传播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内容的严肃性不容亵渎、篡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讲授方式上教师只能正襟危坐,不能生动活泼。与之相反,形式多样、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才是思政课教学的最佳呈现方式。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沉浸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都应当融会贯通在思政课课堂之中。要善于把思政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有机统一起来,把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有机统一起来,寓政治性于学理性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使用学生易接受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避免盛气凌人,搞意识形态说教。
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把教材内容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必须完成好的基本任务。近年来,为帮助广大思政课教师完成这一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的配套讲义、教案、电子资源,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平台推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平台以及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等。思政课教师可以用好用活这些优质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风格。
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处理抽象理论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关系,努力把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成功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话语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优秀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和总结,一般都以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形式呈现,显得晦涩、难懂。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对抽象的理论一时难以准确理解、正确把握,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恰当可信的事例,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形式,注意语音语调、情感把控,做到严肃活泼、张弛有度。
总之,上好思政课是一门大学问,是需要思政课教师付出毕生精力的必修课。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殷殷嘱托,不负韶华,苦练内功,兢兢业业,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 上一篇:思政部认真组织开展开学“三课”活动
-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2022